一级国语特黄毛片,国产高清女人流白浆,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欧美成年黄网站视频

手機看中經

黃金主導大宗商品下跌 是陰謀還是回歸?

2013年05月14日 06:53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丁 鑫

  編者按:4月12日,紐約黃金期貨出現超過5%的下跌,15日開盤的滬金期貨也跟隨下跌。至今,黃金暴跌已經發生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里,大宗商品市場各主要品種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推動了這些變化?本報今日推出專題,分品種逐一做出分析。

  黃金 “現在買黃金太值了”

  分析師稱,金價再有類似下跌,“搶金潮”還會再次來襲

  “快點兒過來,再不擠就買不到啦!”

  這是上個月在金價下跌之后記者來到黃金賣場時所聽到的聲音,整個賣場猶如菜市場一般。2013年4月,國際金價在整個4月下跌7.8%,創下自2011年12月以來最高月度跌幅。金價的下跌也給了市場帶來了抄底的暗示,隨之而來的是整個亞洲開始迎來瘋狂的抄底資金,全球黃金由歐美發達國家轉向新興市場,一股“搶金潮”在金價下跌的情況下席卷而來。

  時隔一個月之后,當記者再次來到黃金賣場時,一個月前瘋狂搶購的場面已經煙消云散,雖然搶購不在,但是仍然有許多顧客前來賣場購買黃金飾品。

  “貌似價格又降了,現在買黃金太值了!”一位面帶笑容的顧客對售貨員說。

  “是啊,上個月您沒來?這里簡直就成菜市場了,好多顧客都擠不到柜臺前來。”售貨員接著說。

  “來了,來了,一到門口看見里面全是人就被嚇回去了。”顧客幽默的向售貨員說。

  由于國際金價的下跌,國內金價也隨之降價,降價的同時也伴隨著“搶金潮”的到來,對于近期亞洲各國出現的“搶金潮”,金頂集團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聶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市場反應看,國內逢低吸納實物黃金的資金相當火爆,而印度也出現了少有的買金潮。黃金自從4月12日大幅下跌后,長期的利多因素沒有本質的改變,可以把此次下跌當成一個買入的機會。

  聶鼎還認為,前期歐債危機爆發使得流動性緊縮,美國經濟有好轉跡象,都使得黃金的避險功能逐漸削弱,資金更多地追隨風險資產的走勢。但金價短期突發重挫,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逢低吸納的良機,實物需求是推動金價持續反彈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黃金避險需求的回升,保值需求的增強,金價長期上漲趨勢不變,資金將持續回流黃金市場。

  此外,對于國際金價的下跌,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以高盛為代表的做空機構看空做空黃金、塞浦路斯售金傳言以及日元交易活躍導致資金從貴金屬流入等因素所造成的。

  就在最近一段時期,因金價的下跌在亞洲上演了轟轟烈烈的“搶金潮”后,素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則表現出了對黃金的不“感冒”。巴菲特表示,最近金價大跌,但他并沒有進行黃金交易操作,他甚至說,“即使金價跌至1000美元、甚至800美元,也不會心動。”巴菲特對于黃金的不“感冒”已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在此前他就曾表示,我不知道黃金走向如何,但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除了擺著看,黃金什么用也沒有。

  對于巴菲特對黃金的不“感冒”,聶鼎認為,巴菲特可以選到好的股票,而其回報率超過黃金,也就是說,比較他的自選股和黃金來說,他更喜歡操作股票。

  “而作為普通老百姓,黃金的長期回報率已經被證實是很不錯的,而且作為終極的價值儲藏選項,個人有必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實物黃金,就像世界上主要的央行都會持有黃金一樣。”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聶鼎做出了上述表示。他還認為,雖然市場上的確有一些分析師和交易員對黃金市場的看空情緒為三年內最悲觀的狀態,但是黃金長期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堅定的多頭。

  此外,對于“中國大媽”的搶金行動,聶鼎認為,4月金價的下跌已經帶動了一波中國大媽的搶金潮,而很多“大媽”還很遺憾沒有買到或者買夠黃金,假如金價再有類似的下跌,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殺入金市,“搶金潮”會再次來襲。

  “您會選擇股票還是黃金?”在黃金賣場門口,記者詢問了一位路過的大媽。

  “當然是黃金啦!”大媽不假思索的對記者說。

  “黃金再跌,我手里始終都有實物,但是股票買來要是跌了的話我的手里什么都沒有哇。”大媽緊接著說。

  由此可見,黃金這樣的實物即使價格還會走低,但是依然會對“大媽”們產生很強的吸引力。

  對于未來金價將會延續怎樣的一種價格走勢,聶鼎分析,從日線圖上看,金價近日反復測試了1488附近的壓力后未能突破,轉而向下,短期均線糾合,而長期均線仍然偏空,預計后市以尋找下方的支撐為主,但鑒于亞洲買盤和做空力量的削弱,預計下方空間有限。操作上不宜過分看空,仍保持區間震蕩的思路為宜。后市可望測試1490美元-1510美元之間的壓力,如不能突破,還可能回歸熊市。


(責任編輯:向婷)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商務進行時
上市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