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国语特黄毛片,国产高清女人流白浆,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欧美成年黄网站视频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36家民營銀行名稱獲準 銀行儲蓄下滑拉警報

銀行七日談(2013年11.18——11.24)
2013年11月24日 07:06    來源: 中國經濟網    

  36家民營銀行名稱獲核準 蘇寧銀行或率先獲牌照 

  內容摘要:近日,銀監會于又發布新版《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主要對法人機構設立條件、相關業務開辦的行政審批方面作出了調整。《辦法》取消中資商業銀行在一個城市一次只能申請設立一個支行的限制性規定,支持風險管理能力強的中資商業銀行通過新設分支機構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優化區域金融服務布局。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掃清了民營資本進入銀行的障礙,在各地都掀起了設立民營銀行的熱潮。據記者統計,目前已有36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的核準。 

  小編點評:隨著扶持政策的不斷出臺,民營銀行“這把火”在進入今年11月后也越燒越旺。民營銀行的成長空間良好、發展前景潛力大,有實力的話誰都想來分這杯羹呀:沐浴政策暖風,民營銀行或將迎來春天。 

  互聯網展現強大吸金力 銀行儲蓄下滑拉警報忙輸血 

  內容摘要:央行最新發布的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0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4027億元,同比減少122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在財政性存款大幅增加6284億元的情況下,居民存款流失嚴重,減少8967億元,10月成為今年以來存款流失最為嚴重的月份。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減少的存款多流向理財產品、信托理財、券商資管等,尤其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余額寶”等各種余額理財工具的涌現,分流了大量的銀行存款,降低了基金等理財產品的門檻,讓銀行的存款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小編點評:銀行業今年可謂是內憂外患:內是存款頻頻大幅流出,面臨息差收窄、不良反彈等重重壓力;外則是互聯網催生的新型的理財產品,從一誕生就展示了強大的吸金能力,不斷“打劫”銀行存款。要除存款流失這塊“心病”,銀行似乎得快速做出反應嘍!  

  銀行大考臨近資金面緊張 央行大幅放水恐難解年底錢荒 

  內容摘要:在各種“錢荒”氣氛籠罩下,暫停兩周的14天期逆回購昨日再度重啟,操作量為330億元,較上期增加超1,中標利率與前一期14天期逆回購持平于4.3%。加上周二操作的350億元逆回購,本周累計操作量為680億元,央行如此大手筆的凈投放,創下了最近兩個多月之最。市場的緊張氣氛與央行逆回購操作量密切相關。此前兩周,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實施周二進行7天期逆回購、周四暫停操作,兩周的操作量分別為80億元、90億元。由于操作量較小,銀行間利率出現持續飆升情況,上周五,14天期逆回購利率再度飆升至6%之上。 

  小編點評:年末攬儲似乎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的例行公事,或推高收益理財產品吸引存款,或把關放貸收緊“水龍頭”。誰都不想驚心動魄的“6·20錢荒”再度上演,銀行:又一個寒冷的冬天。   

   蕪湖多家上市公司籌建大江銀行 奧運冠軍2000萬參股 

  內容摘要:1996年民生銀行成立后,我國內地再無第二家主要由民營資本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誕生。今年6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鼓勵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壓抑已久的民營資本進軍金融行業熱情開始集中迸發。繼此前安徽合肥國購集團、新華集團等7家民企聯合申請組建合肥銀行后,蕪湖的鑫科材料、精誠銅業、鑫龍電器、神劍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也正式宣布抱團申請發起設立大江銀行。而從鑫科材料披露的民營銀行發起人股東名單中,發現了疑似大滿貫雙打冠軍晏紫的身影。 

  小編點評:民營銀行這個“香餑餑”無疑是當下投資的熱門題材,吸引各路人馬欲一試身手。就連網球金花晏紫的大名也被曝出現在民營銀行股東名單上。知名球員化身“銀行家”,“大江銀行”這次可是貨真價實的“星”光熠熠,賺足了風頭!  

  10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信披困局:部分淪為"三無產品" 

  內容摘要:調查發現,大多數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中“無手續費收取明細”,逾半數銀行的信披中“無產品運行信息”,以結構性產品為主的部分產品“無到期收益率”。逾10萬億元理財產品正在規模高速路上持續狂飆,然而其中相當部分的產品卻沒有系“安全帶”——信息披露嚴重缺失。記者結合商業銀行官網和第三方統計數據調查發現,部分產品淪為“三無產品”:絕大多數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中“無手續費收取明細”,逾半數銀行的信披中“無產品運行信息”,以結構性產品為主的部分產品“無到期收益率”;同時投資者對于信息披露的形式更是“無從選擇”。 

  小編點評:銀行理財余額——10萬億元,這個數字或可使2013年在其成長記錄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不過光彩背后還有無限的擔憂:信息披露嚴重缺失,逾10萬億元理財產品正在高速路上狂飆,其中相當部分的產品卻沒有系“安全帶”。愛理財的你們,要小心啦! 

  

    

  上期回顧: 

  不良貸款吹響警報 外資銀行"攬儲戰"升溫(2013111117日) 

  請點擊查看更多“財經7日談”內容 


(責任編輯: 韋偉 )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上市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