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国语特黄毛片,国产高清女人流白浆,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欧美成年黄网站视频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電子銀行進入井噴期 招行沖擊萬億元交易量

2013年10月25日 07:27    來源: 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除了“大家長”網上銀行外,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新型業態、創新業務層出不窮,目前,上市銀行的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過70%。

  其中,依托移動終端的"指尖"金融發展尤為迅猛。各銀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交易規模、活躍度的增幅和增速遠大于其它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因為要適應客戶不斷變化的習慣和需求,依托互聯網金融的特性,與之關聯最為緊密電子銀行業務必然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其本質始終在于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服務不間斷

  電子銀行的突飛猛進與移動終端的發展不無關系。現在,無論何時何地,由網上銀行、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等成員組成的電子銀行“家族”都可以不間斷地為人們提供銀行服務。

  中國互聯網中心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2.1%;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快速擴大,達到4.2億人,超過臺式電腦成為上網第一終端。

  得益于智能手機、3G網絡和云計算等業態的發展,移動金融、手機支付在近兩年里迅速崛起。而對市場反應敏銳的銀行業也順應趨勢,紛紛開始在該領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工行、招行、浦發、民生、寧波等50余家銀行推出了手機銀行客戶端。其中,有的銀行還針對不同的手機系統推出了多個版本,以招行為例,就有包括iPhone版、Android版、JAVA版等5個版本。

  從今年銀行的半年報來看,各銀行手機銀行的用戶數量、交易規模、活躍度均較2012年有大幅提升。從有披露手機銀行業務的9家銀行半年報來看,手機銀行累計用戶數量已超過3.4億人。

  以招行為例,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機銀行累計交易金額達4208.00億元,同比增長228.49%。手機支付累計交易金額為127.19億元,同比增長248.85%。其中,手機銀行及手機支付累計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均已超過2012年全年水平。

  此外,繼手機銀行、iPad銀行后,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新業態也日益走進人們的生活。

  今年下半年以來,招行、工行、交行、中信、光大等均開通了微信銀行服務平臺。除了提供包括業務咨詢、自助查詢、轉賬匯款、預約辦理等銀行服務外,不少銀行還試圖結合微信的特點推出特色服務,例如二維碼支付、“搖一搖”付款等。

  “近五億人的微信用戶,有需求、有市場,微信銀行便應運而生了。”招行零售銀行部人士認為,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環境下,電子銀行肯定還會衍生出更多的新型業態和創新業務,其本質始終在于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再造新優勢

  如果說以前電子銀行還只是物理網點的補充,那么如今,它儼然已經成為商業銀行的“左膀右臂”。而長期來看,電子銀行的發展更將成為商業銀行轉型的關鍵一環。

  從2013年銀行中期業績報告來看,16家上市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目前,這些銀行的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普遍超過70%。其中,招商銀行替代率保持行業第一,電子銀行替代率為91.85%。

  與此同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等位于第二梯隊,除光大銀行,均達到70%以上。而四大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的差距也并不明顯。

  從有披露電子銀行業務收入的三家銀行來看,其增幅都遠超其它傳統業務。據半年報顯示,中信銀行網絡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6.17%,而農行、建行在上半年已完成去年全年電子銀行業務收入的60%。

  事實上,推動電子銀行發展的最大優勢不僅在于給銀行帶來了"增量"業務,更減少了運營成本。

  以招行為例,截至2013年6月末,電子銀行非現金業務替代率為91.85%,其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替代率88.23%,相當于節省817個網點和6058個柜員,較去年增加96個網點和723個柜員,每年可節省大量運營成本。

  而長期來看,電子銀行的發展勢頭更不容小覷。

  以招行為例,其網銀專業版從1000億元到10000億元經歷了6年的發展時間,而手機銀行預計僅需2年左右的時間。目前,招行手機銀行每月登錄量已經達到了網銀專業版的75%,預計到2013年底的交易量將達到10000億元。

  上述招行零售銀行部人士表示,因為抓住互聯網革命帶來的機遇,網上銀行曾帶動了招行電子銀行業務的大發展;而如今,只有敏銳洞悉互聯網金融的方向,適時推出手機銀行、iPad銀行、微信銀行等新業態才能再樹領先優勢。(莊子)

  (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 向婷 )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上市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