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国语特黄毛片,国产高清女人流白浆,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欧美成年黄网站视频

ETF飛躍式發展 券商圈地多面開花

2024-09-20 07:43 來源:證券時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康博)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ETF飛躍式發展 券商圈地多面開花

2024年09月20日 07:43    來源: 證券時報    

  首批10只中證A500ETF近日集中發售,讓市場再度見證了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鮮花著錦的發展勢頭。 

  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市場上共有987只ETF,相比去年9月的853只,一年時間內大幅增長134只。與此同時,證券公司正在憑借全業務優勢,積極搶占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 

  “ETF現在是‘兵家必爭之地’,哪怕銷售費率不及場內基金,但只要能先把資金引進來,總有辦法可以從中發掘到業務機會。”華南一家券商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券商來說,ETF不僅承載了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而且能在交易、托管、研究、做市等多項業務上形成全方位聯動。 

  ETF持續升溫 

  今年以來,境內指數化投資蓬勃發展,ETF市場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大關。9月13日,上交所發布的《ETF投資交易白皮書》顯示,今年上半年,ETF市場持續凈流入,資金規模達4617億元、總成交額達14.7萬億元。 

  另據滬深交易所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滬市ETF持有人共658萬戶(未穿透聯接基金),較2020年底增長61%,而深市ETF持有人數量已達334萬戶(未穿透聯接基金),是2020年底的2.29倍。 

  “ETF近幾年越發受到追捧,與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表現不佳有一定的關系。”有券商人士坦言,本來投資者選擇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是希望獲得超越指數的超額收益,但隨著市場環境變化,不僅超額收益難以實現,投資回報甚至比不上市場平均收益。如此經過幾番市場驗證,選擇權益指數基金(主要是ETF)就此成為不少投資者新的選擇。 

  相比于場外基金需要申購,ETF可以直接從二級市場支付傭金購買,管理費較低,能實現T+1甚至T+0交易。而相比于股票,ETF沒有印花稅,且能一舉購買一籃子股票,分散投資風險,這些優點委實戳進了不少投資者的心窩里。前述白皮書指出,近年來指數化投資理念愈發受到投資者認可,ETF產品憑借透明、低費率、交易便捷等優勢,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普惠金融屬性進一步發揮。 

  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目前全市場987只ETF總份額為2.38萬億份,資產凈值約2.69萬億元。 

  證券公司近水樓臺 

  上周,中基協首次在公募基金銷售百強榜中,單獨公布股票型指數基金的保有規模。今年上半年,前100名基金銷售機構合計保有股票型指數基金1.36萬億元,占權益基金保有規模的28.77%。 

  其中,股票型指數基金保有規模前十機構中券商占據7席,在前100強中市場份額達56.82%,顯著高于銀行及第三方渠道。對此,興業證券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一洲稱,券商受益于場內ETF獨特優勢,維持領先地位。 

  有分析師認為,券商能順利抓住股票型指數基金的先機,主要是得益于近年來財富管理轉型步伐加快。但記者也從業內了解到,券商在銷售ETF產品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基因優勢。 

  從客戶畫像角度來看,ETF具有場內二級市場交易屬性,券商的股票交易客戶正在轉向交易ETF。從業務牌照角度來看,投資者交易ETF需要擁有場內賬戶,而券商作為交易所會員單位,能夠為客戶提供此類服務。 

  全業務優勢一魚多吃 

  如上所述,ETF在費率上不比場外基金高,因此券商布局此類業務,時常會陷入“增收不增利”的討論。對此,券商普遍認為,不管當下能看到多少利潤,率先把資源搶到手里,才能謀求下一步發展。 

  “ETF對于券商來說本來就是一個增量業務,特別很多客戶是從股民轉過來的,你不做就有別人做。”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不管客戶是交易股票還是交易ETF,券商收取傭金的邏輯是不變的,爭搶客戶的邏輯同樣如此。 

  事實上,作為資本市場業務最為全面的金融機構,券商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借由ETF這種產品挖掘業務機會。比如銀行能做的托管、結算等業務,券商也能操作;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操作的做市業務,券商能做;其他機構可提供的研究服務,券商研究所也駕輕就熟。 

  以近期10只中證A500ETF集中發售為例,有9只都選擇了券商結算模式。對券商而言,他們不僅僅提供了ETF產品供客戶配置,更在交易、兩融、托管等多項業務上,形成了全方位的業務聯動,展示出券商的一攬子金融服務能力。 

  華南一家券商表示,允許券結基金轉移支付研究費用,符合ETF的產業鏈生態,符合基金業務邏輯,或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本質上看,能夠提高行業效率、提升行業質量的業務模式和板塊,必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康博)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