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国语特黄毛片,国产高清女人流白浆,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欧美成年黄网站视频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新發產品折戟 國融敗走“黑七月”

2020年08月04日 07:44    來源: 時代周報    

   中基協信息顯示,國融基金目前有員工38人,取得證券從業資格的29人。其中,剛剛離任的田宏偉2017年12月取得基金從業資格,而和田宏偉參與共同管理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經理馮赟,則在2019年10月10日剛剛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時代周報記者 寧鵬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今年以來,新基金發行火熱,截至7月30日,新發公募基金首募規模已超過1.5萬億元,其中權益類新發基金首募規模超過1萬億元,僅7月份便有11只基金單日大賣百億元以上。

  然而,在新基金發行有如烈火烹油的同時,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卻舉步維艱。

  7月29日,國融基金發布公告,宣布國融融鑫因未能達到2億元的成立規模而宣告發行失敗。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融基金在7月份遭遇一系列暴擊:總經理離職、上海分公司注銷、基金經理離職、基金清盤等,也使得這家次新基金公司前景變得更加暗淡。

  伴隨行業馬太效應的加劇,公募基金“折疊”現象更加明顯,一面是頭部公司跑馬圈地,另一面是部分小公司在邊緣化路上越走越遠。

  8月3日,國融基金方面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基金行業各家存在不同的情況,公司目前運營正常,不存在額外需要對外披露的信息。

  進入多事之秋

  作為創業總經理,李宇龍曾經公開表示,“希望將國融基金作為職業生涯的最后一站”。可惜,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理想主義的光環悄然褪色。

  今年7月18日,國融基金發布公告稱,總經理李宇龍因個人原因離職,不再轉任公司其他職務。

  公告顯示,目前該公司董事長侯守法代任總經理。從行業慣例來看,在總經理離職后,往往因為未有合適人選接任,董事長才會暫時兼任。

  事實上,李宇龍對新基金公司面臨的生存壓力有一定預期。其早期接受采訪時表示,銀行渠道的建立需要時間積累,機構投資者的認同需要過往業績支撐,產品的發行需要公司品牌的支持,而這些都是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所不具備的。

  俗話說“頭三角難踢”,成立三年后,國融基金的規模仍未見起色,股東的耐心似乎已經消耗殆盡。國融基金人事震蕩始于今年初,早在2月份和4月份,公司副總經理黃向武和投資決策委員于化海已先后離職。

  在新基金發行火熱的7月,國融基金進入了多事之秋。

  該公司官網公告顯示,7月17日,國融基金旗下唯一的債券基金—國融穩融債券遭遇清盤。

  7月20日,國融融泰A類份額發生巨額贖回;7月21日,北京分公司負責人變更;7月29日,正在發行的國融融鑫因未能滿足基金合同規定宣告發行失敗,其上海分公司亦宣告注銷;7月31日,“一拖五”基金經理田宏偉因為個人原因離職,離任日期為7月30日。

  在接踵而來的壞消息中,最受關注的是國融融鑫發行失敗,以及國融基金上海分公司注銷的公告。公告顯示,其上海分公司注銷事項已在上海市虹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完畢。

  值得說明的是,就在爆款基金頻頻刷屏的上半年,國融基金管理規模卻在持續縮水。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司旗下僅有6只混合型基金,全部基金資產凈值合計僅為3.09億元。而2019年四季度末和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基金資產規模還有8.2億元和4.2億元。

  8月3日,上海谷若投資中心相關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融基金雖然是其子公司,但對于后者近期變化并不清楚。

  長安投資新布局

  2017年6月1日,國融基金獲批設立,國融證券與上海谷若投資中心分別持股51%與49%。

  相比于同日獲批的莫泰山掌舵的博道基金,國融基金出生時就沒有引起太大動靜,并不吸引眼球。

  國融基金的兩大股東方雖然都是公募行業的“生面孔”,但其實背后的實控人卻并非行業新人。天眼查信息顯示,長安投資為國融證券與上海谷若投資中心的第一大股東,分別持股70.6093%和90%。股權穿透后,長安投資為國融基金的實控人,持有國融基金的權益超過80%。

  長安投資成立于2002年9月20日,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金融、地產和投資為其三大核心業務,股權穿透后,公司法人代表侯守法是長安投資的唯一股東。

  長安投資曾經在公募行業嘗到過甜頭。2006年2月13日,中郵基金獲批,長安投資出資2400萬元,與國家郵政局、中泰信用擔保并列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

  不僅如此,持有28%股權的第一大股東首創證券,與長安投資也淵源不淺。

  證監會公告顯示,2003年首創證券更名之時,長安投資以4000萬元的出資額位列第六大股東。

  中郵基金成立后,趕上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管理規模迅速增長,長安投資亦賺得盆滿缽滿。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7月,長安投資退出中郵基金,彼時2400萬股的轉讓價格約為7億元,不考慮分紅因素,長安投資在中郵基金股權交易中獲得了近30倍的回報。

  8月3日,有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06―2007年是公募行業罕見的紅利期,趕上的公司大多“雨露均沾”,而現在,行業格局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

  相比入股中郵基金后的順風順水,國融基金的發展顯得很是曲折。2019年9月17日,股東大會同意兩大股東向國融基金同比例增資3000萬元。

  上述資深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表示,次新基金公司股東增資,大多是面臨公司持續虧損后的無奈之舉。

  8月3日,長安投資相關人士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關于國融基金的問題,應與后者直接接觸為宜。

  人才窘境待解

  行業爆款基金的頻頻出現,反襯了缺席者的落寞。國融融鑫作為今年國融基金發行的唯一的新基金,卻沒有達到募資條件。

  8月3日,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總經理劉亦千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是一個分化的時代,有些中小公司面臨困境,也有些中小公司做得不錯,甚至某家去年年底剛成立的新公司,現在已達百億元規模。

  “互聯網時代口碑容易擴散,其實是小公司的機會。公募行業從大的格局來說,強者恒強,但小公司也有空間,關鍵是找到合適的人,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劉亦千表示。

  對于國融基金而言,投研領域的人才困境頗為明顯。中基協信息顯示,國融基金目前有員工38人,取得證券從業資格的29人。其中,剛剛離任的田宏偉2017年12月取得基金從業資格,而和田宏偉參與共同管理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經理馮赟,則在2019年10月10日剛剛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離任前的田宏偉,同時擔任國融融泰、國融融銀、國融融信消費嚴選、國融融盛嚴選、國融融君嚴選五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他的離去亦意味著國融基金“人才荒”將更加嚴重。

  劉亦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募基金的發展除了團隊資源以外,還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跟第一只產品的定位和運營高度相關。

  無獨有偶,銀行系基金公司民生加銀最近也面臨新基金發行流產的窘境。

  7月28日,民生加銀匯眾18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發行失敗。雪上加霜的是,該公司二季度規模縮水174.2億元。

 

(責任編輯:關婧)


    中國經濟網聲明:股市資訊來源于合作媒體及機構,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新發產品折戟 國融敗走“黑七月”

2020-08-04 07:44 來源:時代周報
查看余下全文